产品分类
PRODUCT CLASSIFICATION中科大的“电子消防兵"将保证消防安全。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馆等6个奥运场馆安装的灭火系统,就是由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据中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助理张克年介绍:这套系统的探测器不仅可以在30秒内发现火情,而且消防炮会自动扫描,自动喷水,不需要人为去干预。
合肥宝龙环保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汽车尾气遥测技术,将重点监控北京的汽车尾气。采用这项新技术,0.6秒就可测出汽车尾气是否超标,一小时可检测1000辆车。传统的尾气检测方法费时费力, 4名工作人员一天只能检测100辆车。
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提供6辆纯电动豪华客车,作为奥运村内车辆。这款汽车*实现尾气的*……这些都将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发挥重要作用。
安徽,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这个除北京以外全国大科学工程zui密集的地区,正越来越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加速发展和崛起的进程。
科技发明,国内外
通过核聚变反应放出能量、进而发电,这是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一个梦想。
世界上*个“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06年9月28号在安徽合肥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表明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我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2007年,“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还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美国核聚变实验室专家通过数据网,看到的实验数据及放电图像与中国科学家在控制室里看到的*一样。2007年3月,“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峻工验收和*委托组织的科技合作项目验收。
为推动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007年12月,中科大研制成功我国*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为我国未来研制国产千万亿次计算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示范作用。
科技发明,数不胜数。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安徽省共有5个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在中部六省位居前列。
知识产权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安徽省紧紧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开展试点企业示范工程,加大执法、保护知识产权等工作,有力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2007年安徽省申请量、*量出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共向*申请6070件,比上年增长29.7%,高出全国平均增幅近9个百分点。
科技产业,逐步壮大
2007年8月22日上午,奇瑞第100万辆汽车奇瑞a3在奇瑞汽车第三总装厂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迎来的*个“100万辆",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已驶入全新时代。只有11年历史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zui大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生产企业,轿车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奇瑞自主创新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江淮自主品牌汽车也迅速茁壮成长。江汽从一个“资产为零,利润为负"的企业,到雄踞中国汽车业,这样的超常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是因为安徽人致力打好自主创新这张牌。
安徽汽车制造业借助创新、求变的思路,确立了在全国的重要位次,走出了一条非常规发展的道路。安徽*产业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五"期间,尤其是近三年,安徽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不断涌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全省*产业实现产值2518亿,较上年增长30%,*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9.2%。2007年全省拥有*企业数超过1100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55家,较上年新增14家,新增数历年zui多。
作为全国5个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重点省份之一,安徽省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打造创新产业团队,全省工业企业出现“5个65%以上的态势",即65%的科技机构设在企业,67%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r&d经费源于企业,84%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3%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2007年,全省骨干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马钢、铜陵有色等企业5个重大项目通过论证,获1.7亿多元国家支撑计划经费支持,位居*列。
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合肥、芜湖、蚌埠等3个高新区和14家特色产业基地“二次创业"。2007年,3个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产值占全省*产业产值的比重已超过80%,正成为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创新环境,日渐优化
党的十六大和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我省正在构建“五纵一横"的区域创新网络,即在建设行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等五条纵向网络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条横向的信息共享网络,使各种创新资源实现汇聚,科学仪器设备得到共享,创新信息得以交流,形成覆盖全省、扁平化运作的创新网络。同时,建立了省部(局、院)会商和合肥试点市部际协调小组会议两大平台,使得国家对安徽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与安徽省建立了工作会商制度,明确在共创奇瑞、合肥创新试点市建设和加强市县科技工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奇瑞公司zui困难的时刻,是*旗帜鲜明地给予大力支持,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争议多、受挤压的企业,一跃成为全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构建安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4年11月12日,国家*复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实施方案,全国*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花落合肥。从2004年开始,安徽省每年投入50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2007年,合肥全市*企业已达427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15家;全市*产业实现总产值820亿元,占据全省近40%份额;*产业增加值已超过全市gdp的20%;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的带动下,全省科技创新加快由“点"向“面"拓展,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在不同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加快发展皖江*产业带,蚌埠等沿淮城市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铜陵市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芜湖、铜陵市成为*试点城市,蚌埠、淮北市启动了*技术交易平台建设。目前,全省有40个乡镇成为省级创新乡镇试点,形成了天长秦栏镇电子器件、无为高沟镇特种电缆等区域性支柱产业。
今天,安徽科技工作出现了的可喜局面,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科技投入大幅增加,自主创新成果、创新*典型不断涌现,科技产业不断壮大,安徽科技正处于历*的发展时期之一。在中部崛起的号角声中,安徽迫切需要用科技创新这根“金手指"来点石成金,发展。